“山东考古成就展”7月7日在山东博物馆开展。(摄影:赵晓)
“山东发现距今60万年前的沂源猿人、距今2万年至5万年前的新泰乌珠台人,建立‘扁扁洞遗存—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一脉相承、连续发展的史前文化序列,实证了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7月7日在“山东考古成就展”开幕式上,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王廷琦如是说。
图为山东地区出土的春秋时期的铜鼎。(摄影:赵晓)
“山东考古成就展”当天在山东博物馆开展,通过200余件山东地区出土的重要文物,讲述从城子崖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至今,山东考古赓续发展百年所做的诸多开创性工作和取得的成就。其中,部分文物首次对外展出,包括今年菏泽孙大园堌堆遗址出土的两只“萌兽”——陶鸭形器和陶兽首双翼盉形器。
图为市民带孩子到博物馆参观展览。(摄影:赵晓)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说,以山东为中心的海岱地区,深刻影响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早期发展,越来越多的实证在考古过程中被发现。龙山文化的发现,证明以山东为中心的东部沿海一带,存在一支与彩陶文化完全不同的黑陶文化系统,为中华文明本土起源说提供考古学上的确凿证据,从根本上推翻“中国文化西来说”。“从此次展出的大汶口和龙山文化的陶器来看,山东先民在器物使用上讲究场合,背后有一套生活仪式。当时社会发展程度已经达到较高的层次。”
图为山东地区出土的汉代陶俑。(摄影:赵晓)
“此次展览展示了海岱地区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海岱地区文化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王廷琦在致辞中表示,海岱地区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供应地之一,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地之一。后李文化对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等东北亚地区史前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大汶口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开始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传播。儒家文化、齐国开放思想、泰山封禅文化等,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的重要成就,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和独特的制度创造,至今仍发挥无可替代的影响力。
今年菏泽孙大园堌堆遗址出土的“萌兽”吸引观众驻足观看。(摄影:赵晓)
根据相关规划,2021年,山东将擦亮“海岱考古”品牌,实施焦家遗址、岗上遗址、城子崖遗址等主动性考古项目。到2025年,建成20个中国国家及山东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并对外开放。
此次展览共展出200余件山东地区出土的重要文物。(摄影:赵晓)
此次展览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文物局主办,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博物馆承办,展期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