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7月2日,斯里兰卡中国文化中心在科伦坡举行了斯里兰卡留华学生“我看中国”座谈会。不同时期的赴华留学生代表及中心工作人员共2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
参会的斯里兰卡留华学生,既有上世纪70年代末赴华留学,之后就职于多国,并拥有丰富阅历的老留学生,也有近年赴华留学,刚刚归国参加工作的年轻学子。他们共聚一堂,回忆了在华留学时的学习和生活经历,重温了那段难忘的青春岁月,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中国社会变化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民的热爱之情。
“我看中国”座谈会现场
斯中友好协会副主席阿吉德(Ajith Dharmawardena)来自于一个有着中斯友好传统的家庭,其父亲是中斯建交前成立的斯中友好协会(1952年)的创始人之一。耳濡目染,他从小对中国有一份特殊感情。1978年他获得赴华留学机会,与中国更是结下不解之缘,日后的工作和商业伙伴都与中国相关。他感慨说,中国早已告别了他留学时的那个打电话排长队、见面问“吃了吗”的时代,普通人当年不敢想象的小汽车如今也进入了寻常百姓家。由于工作原因,他时常访问中国,亲眼目睹了几十年来中国发生的巨变,深深赞叹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曾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两次留学同济大学的萨林达(Salinda Palipane)对同济心怀感激。他表示,毕业后他先后在香港、新加坡和迪拜从事建筑工程工作,同济所学让他不逊色于任何其他国家的工程师。萨林达对“一国两制”尤为推崇,认为它是最明智、最符合香港发展的道路。同时他也表示,中国在对外宣传自己道路方面还不够充分和有效。他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或先行者,应该清醒自己的道路、遵循自己的道路,而且还应展示和宣扬自己的道路(“Being a leader, you should know the way, go the way, and show the way”),中国在前两方面已做得不错,而在最后一方面还应更加努力,自信地向世界宣传和展示自己。
1986年留学中国的马德瓦对邓小平及其“白猫黑猫论”非常赞赏,认为它显示了中共的领导艺术,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他从大连海运学院毕业后先后在香港工作了二十多年,时常访问大陆,对深圳由一个小渔村发展为一个千万人口的大都市感慨万千,认为特区的设立为那些不懒惰、想干事、想作为的人们提供了一个舞台和机会。他表示,深圳特区模式和中国义乌小商品市场模式特别值得斯里兰卡学习。同时,他表示,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和民族众多的大国,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党领导,要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是难以想象的。
此次座谈会由斯里兰卡中国文化中心主任乐利文主持。在活动结束时,他充分肯定了大家的发言,并借此机会简要介绍了斯里兰卡中国文化中心自成立以来通过信息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展演、讲座论坛等多种方式在当地开展中华文化传播和交流工作的情况。他表示,设立中国文化中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进中国和当地人民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中国文化艺术在海外的推广与传播,提升中国文化艺术在国际上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此次为留华学生搭建交流平台,也是为进一步增进相互间友谊,同时期待大家发挥自身优势,成为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部分与会人员合影(摄影:许正 李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