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蒲甘 梁凤英 文/图
今年是我国与缅甸建交70周年,又逢中缅文化旅游年。应缅甸总统温敏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月17日至18日对缅甸进行国事访问。这些都引发人们对邻国缅甸的热切关注。
缅甸拥有数不胜数的历史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和多元的民族文化,是一个精彩丰富、耐人寻味的旅游目的地。据统计,2019年1月至10月,中国内地赴缅甸游客达59.4万人次,同比增长161%,中国已成为缅甸最大的外国游客来源国。笔者作为其中的一员,也走进缅甸亲身感受了这个东南亚国家的别样风情。
缅甸是个佛教之国。大约89%的民众信仰小乘佛教,人数最多的缅族人几乎全民信仰佛教。佛教思想深深影响着缅甸的大部分人,让这个国家拥有一种安定淡然的气质。
尽管2005年缅甸将首都从仰光迁往内比都,但仰光依旧是缅甸的经济文化中心和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也是大多数外国人入境缅甸的第一站。这里保持着港口城市辉煌时期的殖民地特色,也遍布宏伟的佛塔寺庙,是一个多元交错的世界。
作为仰光地标,大金塔一直被缅甸人视为最神圣的地方。其以磅礴的气势、精美的工艺、动人的故事,吸引着络绎不绝的朝拜者和观光客。相传,大金塔始建于2500年前佛陀在世时。当时,两位到印度贩米的兄弟途中巧遇正在大榕树下坐禅修炼的佛祖,听佛祖说法后皈依佛门。佛祖赐给他们8根佛发,命他们回去建造佛塔。兄弟二人回到仰光后,在丁固达拉山岗上建了一座佛塔,并将所赐佛发珍藏于塔内,这就是今日大金塔的前身。初建时,大金塔只有20米高,后经历代国王维修加高,现在已有99米高了。大金塔经历过多次重修扩建,现在所看到的是1774年重新修建的。
大金塔塔身据说贴金约7吨,宝伞上有金铃1065枚、银铃420枚,主塔顶端的钻球上镶有数千颗钻石、红宝石和玉石等,最大的一颗钻石重76克拉。为佛塔镀金的传统始于15世纪。为佛塔提供了颇多馈赠的女王信修浮拿出与自己体重相等的黄金,将它们敲碎成金箔覆盖建筑。她的女婿达摩悉提王则献出了自己和妻子总体重4倍的黄金。大金塔包括大大小小的殿堂和佛像,即使拿着地图走也经常让人难以分辨。
古城蒲甘也是很多游人的必访之地。1044年,阿奴律陀创建了缅甸历史上第一个包括缅、掸、孟等民族的统一王朝——蒲甘王朝,蒲甘成为首都。蒲甘这个名称可能来源于安南(今越南)语,意为“胜利者的都城”。
据说,蒲甘王国历代君王均信奉阿利教。阿奴律陀继位后,十分厌恶阿利教僧侣所鼓吹的思想,决心实行宗教改革。缅甸《琉璃宫史》记载,当时从孟族地区直通王国来了一位叫信阿罗汉的上座比丘,他向阿奴律陀宣讲小乘佛教及其对国家繁荣的作用,成功使得阿奴律陀改信小乘佛教,并大举废除阿利、大乘、密宗、婆罗门等教派,定上座部佛教为国教,尊信阿罗汉长老为国师。由于信阿罗汉初到蒲甘时未携带完备的三藏经典,便建议国王遣使直通国,向孟王摩奴诃请赐三藏经典和佛舍利,却遭到拒绝。阿奴律陀一怒之下,挥师南下,捣灭直通国,并且捕获了国王。阿奴律陀令人将直通国的三藏经典及注释用32头大象运回蒲甘,同时带回500名高僧及众多能工巧匠。阿奴律陀命令这些工匠为佛祖造塔,从此蒲甘王朝开启了长达两个世纪的造塔运动。根据西方学者研究,在造塔最狂热的时代,蒲甘平原曾经屹立着1.3万座佛塔,因此蒲甘又被称为“万塔之城”。现在,依然有2000多座古塔或庙宇散落在这个不大的区域,让人叹为观止。
如今的蒲甘由娘乌、老蒲甘和新蒲甘三大区域构成,主要的交通枢纽是位于平原东北角的娘乌。娘乌以西几公里则是老蒲甘,是蒲甘王城遗址所在地。1990年,军政府将老蒲甘内的居民搬迁至其南侧几公里的新蒲甘。连接三大区域的是崭新的柏油路,古塔和丛林就在公路两侧,下了车,仿佛一步就可以跨进历史的荒野中去。
我所住的旅店位于娘乌镇,由娘乌到老蒲甘的主要佛塔区有两条主干道。我们沿着南侧公路前行,一路车辆较少,只有为数不多的骑行游客,显得十分宁静。很快,我们便来到第一座佛塔古彪支寺。这座寺塔始建于13世纪,有着印度教风格的尖顶,寺塔内部还能见到残缺的壁画,以及4尊佛像。实际上,我们看到,蒲甘大多数佛塔内部都有保存下来的佛像,造型各异、亲切和蔼。佛塔外,很多当地人摆着地摊,贩卖缅甸特色手工艺品或自己的沙画。这些小贩很淳朴,基本不会纠缠游客,买或不买任君选择。
值得一提的还有曾为若开王朝都城的妙乌。很多人对这个地方并不熟悉,真的来到这里才知道,妙乌的美丽难以形容。这片超过7平方公里的地区被运河分割,150多座寺庙分散在各处。你可以看到牧羊人领着羊群走过弧形的小丘,小丘上点缀着寺庙——每年5月中旬这里会举行盛大的寺庙节。站在山峰之巅,眺望晨曦中的小村庄和佛塔,那随风摇曳的轻烟,成为人生中难忘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