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在开幕上致辞。
图为“一带一路”与国际格局分论坛。(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2016“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24日在北京开幕。本次座谈会以“全球视野下的‘一带一路’”为主题,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全球26个国家的31位著名汉学家、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和智库学者应邀与会,其中10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座谈会举办期间,恰逢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社会各界对本次全会充满期待,对中国发展前景的方向给予热情的关注。希望各位汉学家利用这个近距离了解的机会,结合长期以来对中国的研究成果,从各自的专业视角进行观察、分析和讨论,为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
欧洲事务研究中心主任、爱尔兰前财政部长与教育部长奎恩表示,要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就必须要理解正在中国发生的事情,“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一带一路’的概念,很多人将这一倡议看作是一个信号,就是中国希望能够重新回到世界贸易的中心,同时也促进中国、东南亚以及欧洲之间的互联互通。所以我认为这应该是智囊团以及政策研究机构应该重点关注的一个领域。”
在同日的“一带一路”与国际格局分论坛中,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指出,“一带一路”一方面为中国自身进一步改革提供一种动力,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一个有效新路径。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则将“一带一路”理解为中国要树立一种包容性发展的共享经济模式。
座谈会为期3天,与会者将就“一带一路”与国际格局、中国道路与共同价值、知识分享与共同家园、互联互通与共同发展、文化认同与共同遗产等议题展开讨论。会后,中外学者还将赴四川成都考察。
“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由中国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自2013年起每年在华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