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来,引起沿线国家的广泛共鸣,不仅为世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为世界汉学研究带来新的历史机遇,为中外学者的学术交流合作开辟出更为广阔的天地。10月24日至26日,由文化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2016“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紧扣中国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大趋势、大思路,以“全球视野下的‘一带一路’”为主题,邀请来自26个国家的31位海外汉学家、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和智库学者与17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就“一带一路”与国际格局、中国道路与共同价值、知识分享与共同家园、互联互通与共同发展、文化认同与共同遗产等议题展开了交流和对话。
为期3天的座谈会上,中国“一带一路”的建设与发展、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之间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传承以及“一带一路”在全球的影响与作用等,成为专家学者讨论的热点话题。
白俄罗斯前副总理、白中友好协会主席托济克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构想及时、创新地构建了一种国际合作新模式,它能够帮助参与国尤其是丝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切实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贾维德谈及“一带一路”倡议在巴基斯坦的受欢迎程度和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旗舰项目,包括正在建设中的中巴经济走廊和巴基斯坦吉拉姆河卡洛特水电项目等。韩国韩中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李泰桓分析了在“一带一路”影响下,中日韩在东北亚经济区的合作潜能。越中友好协会常务委员、越南社会科学院翰林院中国研究所原所长杜进森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让中国和东盟的关系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在此框架下推动中国和东盟贸易的平衡值得深入思考。
尼日利亚和平与冲突解决研究所所长奥什塔希望“一带一路”延伸到非洲,使非洲人民参与并受益。西班牙马德里弗朗西斯科·德·维多利亚大学中西关系中心主任维克多则从西班牙的角度介绍了对“一带一路”的看法,认为这将在欧洲和中国间形成共同的文化项目或目标,并特别指出需要发挥年轻一代的力量。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爱丽莎也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将有助于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欧关系与“一带一路”有很大联系,深入理解中国在“一带一路”的愿景等非常重要。
不少学者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一带一路”这一概念本身,针对其内涵、外延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和探讨。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阿尔布劳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中国以及整个世界人民的福祉,它建立在尊重各国文化的基础上,每一个国家都可以从自身的文化出发应对共同挑战,“命运共同体”也是一个世界性概念。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谈到,“一带一路”象征着中国更大的、前所未有的开放,这种开放会对中国内部进一步的改革提供动力,也特别强调中国和世界在政策、设施、贸易、资金、民心等方面的连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副主任任琳认为,“一带一路”的关键词是振兴、集成和一体化、包容。
了解彼此的历史和文化是互相尊重的合作关系的先决条件,这一点成为与会代表的共识。正因为此,他们强调从历史、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待“一带一路”。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说,正是在全球化遇到一些挑战的情况下,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构想。他和比利时根特大学汉语系教授巴得胜都表示,“一带一路”不仅是一个经济政治的概念,也是一个文化的概念,且文化的重要性丝毫不弱。墨西哥众议院政治协调委员会政党协调员费尔南多表示,“一带一路”可以成为连通过去和未来的桥梁,在此过程中,必须深化我们对彼此的尊重和相互间的联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国际经济关系室主任赵江林也认为,除了互联互通的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思想上的沟通同样重要。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从考古的角度论证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源远流长;印度德里大学甘地中心主任、历史学者沙曼从印度与中国佛窟文化的相似性谈起,建议借助“一带一路”契机加强中印佛教文化研究的合作;缅甸仰光大学历史系主任黄吉利回顾了古代东南亚在海上丝绸之路的突出地位以及近代同盟国修筑中缅公路共御外侮的历史,认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交流记忆可助力沿线国家把握互利共赢的新契机;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主任戴博基于在中国西北的考察经历,建议中国政府切实考虑如何在推进“一带一路”中平衡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一带一路”建设涉及中国以及世界的诸多文化背景与观念,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副所长李国强所说,知识分享和共同家园几乎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发展、繁荣相伴始终,促进了沿线国家的大交融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知识分享和共同家园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指标,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必然结果。
自1814年法国汉学家雷慕沙在法兰西学院设立第一个汉学课堂开始,专业化的汉学研究已经走过了200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汉学研究的视角越来越多元化,发展成为囊括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内容的庞大知识体系。“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自2013年举办以来,先后邀请逾百名中外专家学者围绕国际汉学和当代中国研究的前沿话题展开研讨,成为中外高端思想文化对话的重要平台,为提升国际中国学研究水平、传播中国文化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