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傍晚6时,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经过几个月的策划和筹备,首次通过“约吧”(Meet Up)这一活跃于兴趣相投者之间的社交平台,面向惠灵顿居民发出了第一波“中国美食召集令”——包饺子。响应此次号召的,有源自不同族裔、涵盖中学生至退休老人的50多位中国美食爱好者,这也是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首次通过用户活跃、黏性较强、实用性十足的海外社交平台来开展中国文化交流活动。
“约吧”社交平台是一款源自美国的交友软件,旨在吸引各区域拥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群,目前已在全球近两百个国家建立相应的用户群,用户一经注册便可通过这一平台集结朋友参加共同感兴趣的活动。此次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通过这一平台首次发出“中国美食召集令”,以中国传统美食饺子为载体,邀约所有对此感兴趣的人群共同参与和面、调馅儿、擀皮、包饺子、煮饺子全流程,让所有参与者切身体会到“自己动手包饺子”的美味和乐趣。
通过“约吧”社交平台响应中国文化中心“美食召集令”的惠灵顿50多名美食爱好者交流包饺子心得
在文化中心筹备的临时餐厅内,经工作人员文德英文讲解,现场50多名“美食发烧友”了解到中国饺子的起源:饺子源于中国东汉医圣张仲景发明的一种外用药材,而后被人们沿用为食材,形如古代钱币角子,原名‘娇耳’,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是中国北方民间传统美食和地方小吃,也是最重要的年节食品。
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工作人员示范中国饺子的制作步骤与要领
擀皮作为包饺子的基础步骤,是饺子成型的关键。文化中心教学负责人张健勇首先为大家示范了“三步擀皮法”,将复杂的擀皮工序变得简单易学。随后,文化中心工作人员杜锦霞示范了中国北方最常见的饺子制作手法,只见她双手轻轻一合,一只只形状简洁的饺子骤然成型。中心工作人员方华则示范了源自南方的锅贴饺制法,经她分步骤示范讲解,带着褶皱、精致小巧的水饺便跃然手上。文化中心中文老师张岚则示范了饶有趣味的动物形状饺子包制方法,只见她用牙签将面团一侧熨压出鱼尾形状,再用酷似眼睛的青豆点缀两侧,活灵活现的金鱼饺子便出现在众人眼前。现场“美食发烧友”均被这百般花样的饺子打动,跃跃欲试。
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郭宗光亲自擀制饺子皮
随后,众多“美食发烧友”被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围坐在有四位示范人员指点包饺子流程的餐桌四周,桌上摆放的各种饺子馅儿和五颜六色的饺子皮显得格外诱人。
“我从小就喜欢中国文化,在父母支持下已经学习了三年中文课,今天是我第一次学习包饺子,没想到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并不容易,面团非常黏,一不留神就会破坏它的原始形状,但也能让我包出不同形状的饺子,非常有趣。”来自惠灵顿女子中学的15岁女生爱拉开心地将刚刚包好的饺子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拿起手机拍照留念。同样来自惠灵顿女子中学的凯拉表示:“参加这个活动是因为我学中文已有几年时间,经常在书中读到饺子是中国传统美食中的代表性食物,一直很想尝试,这次通过中国文化中心在‘约吧’发出的活动实现了这个愿望。”
从美国来新西兰工作的史蒂夫、蒂芙尼夫妇,在文化中心工作人员指导下,学会了相对复杂的南方水饺包制方法。史蒂夫原本就是一位美食大咖,做面食、调酱汁、煎炒炸,样样精通。此次活动中,史蒂夫夫妇很快领会了擀制饺子皮、把控饺子馅份量、将饺子皮夹出对称褶皱、分步骤捏紧饺子皮以防“漏馅儿”等技巧,不一会儿就完成了一个个形状饱满、左右对称、颜值颇高的南方锅贴饺,直呼“开心极了”。在仔细询问了饺子面团、饺子馅配方后,夫妇俩声称以后就可以在家揉面团、调肉馅,自己制作中国饺子了!
来新西兰工作的美国夫妇蒂芙尼在中国文化中心工作人员指导下学会了相对复杂的南方水饺包制方法
从英国来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攻读海洋生物学博士的露西,经过十几分钟的观摩和练习,终于制作出心满意足的饺子。她兴奋地说:“在英国常去中国餐厅吃饺子,这次有幸通过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包饺子活动体验到具体方法,既实用又有趣,仿佛在完成一件艺术品,非常享受整个过程。”
新西兰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郭宗光也加入了“擀饺子皮”队列,与现场诸多中国美食爱好者一同体验包饺子的乐趣,并亲手煮出一锅锅热气腾腾的饺子。他表示,首次通过‘约吧’社交平台集结惠灵顿的中国美食爱好者,不仅让他们有机会品尝到中国美食,更能从中学习制作要领与方法,进而对中国美食文化拥有一次身体力行的学习、体验过程,今后我们还将利用这一社交平台陆续推出形式各异的中国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