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倡废到倡复:梁启超“科举观”的嬗变

    2012-09-18

    清光绪刻本《文料大成》(科举考试用书) 上晚清废科举后的课本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由笃信科举的传统儒生变为倡废科举的维新健将,游历欧美后,又作恢复科举的惊世之论。在西学的濡染下,“科举观”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变,而每一次转变都打上了深深的时代与个...

  • 民国“好声音”如何选拔? 3000人中选出吴莺音

    2012-09-18

    1931年的一天,一个瘦小的姑娘走进上海明月社的考场,唱了一支民间小调:“我有一段情呀,唱拔拉给诸公听呀……”一曲唱完,女孩紧张地看着考官黎锦晖。黎锦晖和蔼地说:“你有不错的唱歌天赋,只是现在的嗓音太过纤细,只要你刻苦练习,将来一定会有出息。”这个当年只有...

  • 李步青:清末民初教科书的开拓者

    2012-09-17

    李步青 《新小学教科书国语文学读本》初级第一册 编研一体,学术立社,此则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具有出版资质的国家级课程教材研究单位坚守60多年之信念。2010年12月,人教社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终获批准(课题批准号:10&ZD095),...

  • 将军本色是诗人

    2012-09-17

    陈毅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员重要将领,可他在青年时期,却对文艺有过一段热狂的追求。除去写作散文、诗歌、小说,他还对法国的三位重要诗人——缪塞、拉马丁、法郎约·哥伯——进行过一番介绍甚至翻译。这些内容,大都散佚在当年的报刊中间。因为偶尔的机缘,笔者在翻阅这些近...

  • 陈寅恪:留学被称“读书种子”

    2012-09-14

    青年陈寅恪 1902年,还没成年的陈寅恪(1890-1969)就开始了长达16年的海外留学生涯:先是以自费生身份到日本,留学4年后因病回国;1910年自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1914年回国;1918年7月,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梵文与巴利文,...

  • 是谁为《义勇军进行曲》定的名?

    2012-09-14

    近几年来,在关于辽西抗日义勇军的研究中,通过辛勤的史料挖掘和采访朱庆澜将军的后裔,并在上海国歌展览馆获得了第一手资料,了解到了朱庆澜将军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确定歌名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朱庆澜19岁在锦州进入清军巡防营从军,因剿匪作战勇敢,此后逐步晋...

  • 鲁迅是被骗回国的吗?

    2012-09-13

    几乎所有的文章、著作在论及鲁迅婚姻的时候,都一致认定一九〇六年夏秋时节鲁迅是被母亲以生病为由骗回国的,他是在毫不知情、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扮演了新郞的角色。对这种说法我表示怀疑,以鲁迅的聪明智慧,能不明白此次回国将要面临的问题吗? 周作人曾说过:“鲁迅是在那...

  • 《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中的张若名与杨堃

    2012-09-13

    张若名与杨堃晚年合影 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中的张若名与杨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历史的真实,和留法运动结束后张若名与杨堃的传奇人生,尤其是张若名卓越的贡献,悲惨的结局,都给历史和后人留下深刻的思考。 张若名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五四”时...

  • 鲁迅先生的尊师重道:视启蒙老师寿镜吾为亲人

    2012-09-12

    鲁迅先生最为敬重的老师有三位,一位是他的启蒙塾师寿镜吾先生,一位是他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还有一位就是他青年时期的导师章太炎先生。 鲁迅先生以温暖的情怀,写下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在鲁迅先生眼里,寿先生方正、质朴、博学,教学极严。他有一条戒尺,但...

  • 蔡元培与中国书法

    2012-09-12

    蔡元培像 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艺术形式,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方式。“学界泰斗、人世楷模”蔡元培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熏陶,在北京大学设立书法研究会,率先倡导开设书法专科,其书法创作兼容并蓄,对弘扬中国书法艺术具有积极作用,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

本网推荐
热点关注
图志